

狗塔坡的来历
在保定曲阳县文德乡王台北村的白草坡上,曾有一座大型汉白玉结构的高塔,相传是东汉光武帝刘秀为一条义犬而修建的,名曰“狗塔”,也称狗塔坡塔。狗塔的具体位置为,曲阳县东南王台北村南。塔上世纪六十年代倒塌,一说毁于文革期间。
相传西汉末年,刘秀被王恭追到上曲阳县东南部荒郊,无处藏身。忽见一条黄狗跑向王莽赶到,见不着刘秀的影子,认定他钻进草丛,便下令烧坡。刘秀望着满坡大火,心急如焚。这时黄狗窜出大火,跳入坡边一个水沟,然后又跑到刘秀身边,用身上的水把荒.草滚湿。这样往返了几十遭,刘秀身边的荒草被滚湿一大片,使大火未烧到刘秀身边。刘秀得救了,而黄狗却劳累而死。刘秀把狗埋在山坡上,眼里含着泪水离去。后来,刘秀做了皇帝,为了报笞黄狗的救命之恩,找当地的工匠为黄狗在草坡上修了一座塔。打那以后,人们便把这个草坡称为“狗塔坡”了。
刘秀
狗塔全部是用当地出产的汉白玉及砖瓦精雕筑成,共13层,高约50米,塔形呈平面八角形,每层四面均设有券门,塔身各层高度及塔径自下而上逐层递减,收分得体。
“狗塔”底座四面的栏板上,雕刻着数百条形态各异的犬,栩栩如生,引人入胜。狗塔第一层的外壁上刻有光武帝刘秀为义犬亲自撰写的祭文,塔内一至四层的石壁上还刻有浮雕壁画:第一层是“义犬救刘秀”的惊险场面,赞颂了义犬舍死救人的精神;第二层是“荆轲刺秦王”的历史画面,表现了燕国侠客荆轲不畏强暴、舍死报国的英雄气概。第三层是“刘秀大战昆阳”的战斗场面,曲阳石雕艺人通过自己的艺术构思与精湛的雕刻技艺,使活生生的战斗场面跃然于坚石之上,以此表现光武帝刘秀推翻王莽、天下悦服的正义行为;第四层是“田园雨耕图”,此浮雕刻画的是农夫赶着耕牛在清风细雨中劳作的场面,表现了刘秀称帝之后,人们安居乐业和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的社会现状。“狗塔”内的那些浮雕作品,构图严谨,布局匀称,刀工细腻,形象逼真,艺术性较高,代表着当时曲阳雕刻艺人的技艺水平。
曲阳“狗塔”是中国最早的纪念碑式大型石雕建筑物之一,也是中国东汉时期石雕艺术成就较高的建筑物。令人痛惜的是,这座矗立了近两千年的“狗塔”,终因年久失修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时倒塌。